南京的这些大街小巷你走过吗,《乔家的儿女》同款,含美食景点攻略
前言
南京作为“六朝古都,十朝都会”,处处处散发着金陵毓秀的历史人文气息。如今,千年沉淀,旧事随风,但南京的一山一水,一街一巷,不经意间走过的小路,仍旧讲述着不同寻常的传奇故事。很多有趣的地方在等着我们去寻找。
△ 樱花盛开时的鸡鸣寺路
△ 被明城墙环绕的南京
△ 满城梧桐树的金陵城
南京地名概览
南京老地名,系位于“钟山龙蟠,石头虎踞”的紫金山和秦淮河、滁河流域南京市境内,从先秦至民国,历朝历代产生的地名。南京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,自古即为中国南方的大都市,在“六朝”和明初,为国家政治、经济,文化中心,文昌业盛,人口稠密, 滋生的地名特多,是个老地名“富矿”。
△ 紫金山
△ 秦淮河
地名是历史的“活化石”,是各历史时期有关信息的真实记载。南京老地名呈现出自然与人文有机统一、凝重的历史沧桑和都城印记、文脉相承的龙凤文化、浓厚的宗教文化、唯才是举的科举文化、朱门豪宅的士族文化、浓郁的古商文化、异彩纷呈的平民文化、鲜明的明清和民国文化特色等特征,所以,南京的大街小巷都是故事。
△ 南京地名概览
影视剧里的香饽饽
南京是一座很适合出现在镜头的城市,满城的梧桐树,成群的民国建筑,80年代的浓浓复古风,大底是“情怀”二字作祟,不少的影视剧《人民的名义》《致青春》等,都在南京取景,而去年热播的《乔家的儿女》更是让南京再次惊艳世人。这些剧里出现了不少金陵地标性建筑,熟悉的街道城墙,南京特色食物,再亲切不过的南京话,将把观众一秒拉回旧时光。跟着我们一起来看看熟悉又陌生的南京吧~
△ 出现在剧中的城南街头,长江大桥
那就跟着镜头一起打卡出现在影视剧中的这些“南京大街小巷”吧。
《乔家的儿女》同款
该剧以南京三十年社会发展变迁为背景,讲述了乔家的五个孩子,一成、二强、三丽、四美、七七,在艰苦的岁月里彼此扶持、相依为命的故事。剧中的南京元素很多,一起打卡同款吧。
颐和路:秒回民国1927年
一成第一次邂逅初恋的地方,这里也是很多文艺青年来南京必打卡的地方,黄墙绿树,随手拍都是大片,阳光明媚时是树影婆娑,阴雨绵绵时是文艺典雅,总之,南京有颐和路正好。
如果要追溯颐和路的历史,那离不开1930年的《首都计划》,根据这份计划,颐和路被建成高级住宅区,在林荫大道两旁,大多是中西合璧式的二层楼房,建筑密度较低,也就是如今的颐和路民国建筑保护区。
△ 颐和路上的先锋颐和书馆
颐和路公馆区,以宁海路环岛为中心,放射形宁海路、颐和路、牯岭路、莫干路、江苏路、北京西路,有200多座民国政府要员的宅第公馆,是中国拥有民国公馆最多的地区,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特色景点之一、南京重要近代建筑群,被誉为“民国建筑博物馆”。
△ 颐和公馆的民国建筑,图by瑾瑜
纱帽巷:剧中的乔家老屋
蓝色门牌“纱帽巷–55”是剧中的乔家老宅,故事基本发生在这个巷子中。而现实中的纱帽巷,南京有两条:大纱帽巷和小纱帽巷。
大纱帽巷,东起成贤街,西至老虎桥、小纱帽巷、严家桥三巷交汇处。清《同治上江两县志》名纱帽巷。传此处为制作纱帽作坊和工匠集中地,故名。其西端向南同珠江路一支巷,原名拴马巷,后因邻近纱帽巷,此巷更称今名。
中华门明城墙:南京历史标志
这是剧中一家人散步和聊天经常出现的地方,也是一成邂逅爱情的地方,说到明城墙,不得不提的明朝那些事儿。
南京明城墙得山川之利,空江湖之势。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、东有钟山为依、北有后湖为屏、西纳石城入内,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。
其中京城城墙长达35.3千米,现仍完整保存25.1千米,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,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,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,而京城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千米,围合面积逾230平方千米,为世界历史之最。
南京明城墙知多少? 内城墙周长35.267千米,围合面积55平方千米,城高14-26米,城宽7-30米,垛口13616个,窝铺200座,城门13座:正阳门、通济门、聚宝门、三山门、石城门、清凉门、定淮门、仪凤门、钟阜门、金川门、神策门、太平门、朝阳门,水关2座:东水关、西水关。 剧中的长江大桥桥头堡一出现,便很吸睛。位于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,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、公路两用桥梁,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,有“争气桥”之称。1960年以“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”被载入《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》。 除了历史和文化,南京还有很多超有梗的地名,比如你知道“泥马巷”“石婆婆庵”“螺丝转弯”“慈悲社”这些地方藏在南京的哪里吗? 东起进香河路,西至丹凤街,与北京东路平行。石婆婆巷还曾经是当年国立中央大学的宿舍区,徐悲鸿和孙多慈曾在这里漫步,胡兰成也曾在石婆婆巷20号住过,因此张爱玲也曾来过此地。如今这里是美食聚集地,文艺小资的咖啡馆,日料韩料等汇聚于此,关于石婆婆到底是谁,还等你自己来探寻。 原来这也可以是一个地名,螺丝转弯在新街口附近,北起汉中路,南至石鼓路,长约150米。明代南京学者顾起元的《客座赘语》说:“入石城门,往东大街折而北,路曲如环,俗名‘螺丝转弯’。或曰讹也,路曲处乃铁塔寺墙角,寺旧名‘罗寺’,此路值其隅角,故名‘罗寺转弯’耳。” 慈悲社是老南京的一个慈善组织,类似于道德会,主要以慈善、布施、救助、印经等为主。久而久之,人们就把慈悲社所在的街巷唤作慈悲社。现在这里是藏在市区的一块宝地,超多精致文艺的店可以打卡,一路都是咖啡香味。 东起绒庄街,西至评事街,明代即用此名。相传这里是“泥马渡康王”的遗址。清代道光《金陵揽胜诗考》称:“泥马巷,宋高宗南渡避难,骑马渡江至此,始知为泥马。”并有诗曰:“康王渡江乃神助,马涉江流如涉路;到此鞭马马不行,知为泥马奇千古”。 △ 图片by瑾瑜 除了人文历史,南京的巷子与美食适配度也超高,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,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离开南京。提到吃,南京人相当有发言权,鸭子都被做出了花来。鸭血粉丝,鸭肉烧饼,烤鸭盐水鸭板鸭,等等,大街小巷的鸭血粉丝店,随便找一家进去尝尝南京味道吧。除了鸭,还有小馄饨,桂花糖芋苗等小吃,数不胜数。 △ 图片by瑾瑜 这里是老南京的美食天堂,说到烟火气息,北京的胡同,上海的弄堂,南京这不得不提巷子。下次再来南京,不要再去夫子庙、老门东找吃的,去一次城南的“三七八巷”,这个被南京人养在胃里的小巷子,据说是“最好吃”的地方。 △ 图片by瑾瑜 新街口附近超有名的美食一条街,你想吃的这里都有。据清同治间《秦淮志》载:羊角灯者,旧为金陵特产。用羊角煎熬成液,和以彩色,凝而压薄成片,谓之明瓦。金陵街市,有明瓦廊,皆制此者也。连缀明瓦而成灯,透光明,无火患,且不脆裂,故宫中亦用之。注:简言之,明瓦即古代的玻璃,不过原料用的是羊角。 俗话说,酒香不拍巷子深,南湖就是这样一个地方,这里的美食地道又正宗,品类齐全,尤其是经过重新装修之后,这里焕然一新,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。生活在这里的人应该幸福指数都很高,因为出门就是美食天堂。 红庙老街形成于80年代初,穿过德基、长江路,站在网巾市的路口,市井的烟火气迎面袭来。从这边往里走,不用几步就能到红庙。老旧的小区、亲切的街坊邻里,还有无数个好吃的店,都是这里送给南京的礼物。虽处于闹市,但这里人均20元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,物美价廉,值得拥有。 △ 图片by瑾瑜 南京美食知多少? 金陵小吃,即南京小吃,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,历史悠久,风味独特,品种繁多,自六朝时期流传已有千余年历史,多达百十多个品种。名点小吃有荤有素,甜咸俱有,形态各异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秦淮河夫子庙地区,夫子庙秦淮小吃手工精细,造型美观,选料考究,风味独特。除夫子庙外,在湖南路、新街口、朝天宫、长乐路、山西路、中央门、惠民桥、燕子矶等地,也逐渐形成了比较集中的点心小吃群。 南京必来的夫子庙,也就是南京文庙,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,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、中国四大文庙之一,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、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,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,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。今天就来看看这些藏在夫子庙的巷子。 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”说的就是夫子庙的乌衣巷,这里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,当时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,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。东晋时期王谢两家居住于此,而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彰显身份尊贵,所以得名乌衣巷。这种说法在南京民间广为流传。 文德桥的“文德”二字取自儒家思想“文章道德天下第一”。由于这座桥正处在地球的子午线上,所以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,皓月当空,水中月亮正好被这座桥分为东西两边各一半,这一奇观被称为“文德分月”,又称为“文德桥半边月”。这一自然奇景每年吸引无数的游人竞相观赏。 桃叶渡是秦淮河的一个古渡口,从六朝到明清,桃叶渡处均为繁华地段,河舫竞立,灯船萧鼓。说到桃叶渡,不得不提的一段传奇佳话,王献之留下的名作《桃叶渡》留下四首:“桃叶映红花,无风自婀娜。春花映何限,感郎独采我。” 桃叶渡名字来源 1、东晋时期,河岸栽满桃树,春天起风的时候就会有接连不断的桃叶轻浮水面,被风吹得四处飘零,撑船的艄公望那满河浮泛的桃叶,笑谓之桃叶渡。 2、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个爱妾叫“桃叶”,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,王献之常都亲自迎送,并为之作《桃叶歌》“桃叶复桃叶,渡江不用楫;但渡无所苦,我自迎接汝。” 【探索南京·秦淮艳迹】从秦淮河千古风流桃叶渡到老城南旧巷,游走夫子庙,深度探索秦淮风花雪月(2-8人精品小团,半日活动,每天发团)<南京citywalk>从夫子庙到中华门,从桨声灯影到六朝兴废 ¥198 明故宫-清溪路-中山门大街-明陵路-前湖-明城墙-琵琶湖-太平门路-白马公园,走街串巷,深入紫金山。 张府园-泥马巷-安平街-糯米巷-评事街-熙南里-金沙井-牵牛巷-大油坊巷-老门东,走街串巷深入城南。 大桥公园-下关主题火车园-下关历史陈列馆-大马路-江豚观赏地-民国首都电厂旧址-中山码头,重回80年代。 西安门-遗址公园-毗卢寺-汉府街-梅园新村-长江路-碑亭巷-石婆婆庵,寻找南京和民国的故事。 如果想报名的话, 可以点击添加好友报名了解详情哦~,也可以点击【南京巷子】报名活动。→点这里 南京有很多惊喜,说不完道不尽,藏在大街小巷,等你来寻。春天来赏花,夏天来避暑,秋天来看叶,冬天来踏雪,南京值得。长江大桥:浦口以及消失的下关一带
有梗有趣的巷子合集
石婆婆庵:石婆婆到底是谁?
螺丝转弯:居然有地名叫这个?
慈悲社:闹市的清流之所
泥马巷:这不是在骂人!
与美食相关的巷子合集
三七八巷:烟火气息十足的老城南
明瓦廊:地道美食一条街
南湖:南京美食届的半壁江山
红庙:藏在胃里的一条路
城南夫子庙巷子合集
乌衣巷:乌衣巷口夕阳斜
文德桥:文章道德天下第一
桃叶渡:金陵四十八景之一
南京巷子玩法推荐
城东记忆
城南旧事
长江风云
民国传奇
结语